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百团大战纪念馆

        

导读:百团大战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区西南5公里狮脑山主峰,以“基石”为核心进行设计,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场所 、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百团大战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区西南5公里狮脑山主峰,以“基石”为核心进行设计,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场所 、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百团大战纪念馆落成于1995年;2010年新建百团大战纪念馆新馆;2015年阳泉市委、市政府对百团大战纪念馆进行了局部改陈;2018年6月阳泉市委、市政府启动百团大战纪念馆第二次改陈布展;2021年4月21日百团大战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7月百团大战纪念馆(碑)划归阳泉市委党史研究室管理。

据2025年7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有藏品2261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92件(套);馆内分上下两层,展览前设号角吹响,后置开创未来,中间分为五个部分所展示: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辉煌战绩 永载史册,全面展示了百团大战的光辉历史;一层设置了电子讲解、档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资料;二层充分运用声光电、半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展现出狮脑山上我军那场顽强的鏖战场景。

2024年8月,百团大战纪念馆被定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5年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1987年6月30日,为了再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抗战的历史,弘扬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在阳泉市狮脑山建起了百团大战纪念建筑群,包括纪念碑、“长城”、添翠楼、钟楼、蘑菇亭等。该建筑群坐北朝南,东西宽180米,南北长345米,占地面积6.21万平方米。其中,以纪念碑为中心的纪念园区包括纪念碑3座(主碑、h示意图碑、记事碑)、纪念馆1座、雕像(奋起的母亲铁铸像)1个、浮雕铜碑3座。园区的东西两侧为蜿蜒曲折的长城和烽火台。主碑呈钢枪的三棱刺刀形,高约39.2米,用灰白色大理石罩面,正面是彭真的题词“战绩辉煌,永垂史册”八个馏金大字;徐向前的题词是“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薄一波的题词是“百团大战,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

1995年8月15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共阳泉市委、市人民政府于此建立了百团大战纪念馆。陈锡联将军为纪念馆题词:“百团大战,功在千秋;爱国精神,永放光芒”。李德生将军为纪念馆题词:“百团大战功垂青史,先烈精神万世长存”。

2010年4月,百团大战纪念馆新馆工程开工建设。

2010年12月,百团大战纪念馆新馆落成,新馆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以“基石”为核心设计理念,暗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坚不可摧的基石,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威武不屈的脊梁。通过馆内浮雕等元素再现伟大英雄儿女当年的战斗、生活情景。馆内收藏历史实物800余件,史料照片300余幅,真实地记载了百团大战历史。

场馆设计

百团大战纪念馆的设计理念以“基石”为核心,暗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坚不可摧的基石,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威武不屈的脊梁。

馆内布局

百团大战纪念馆内分上、下两层,展览前设号角吹响,后置开创未来,中间分为五个部分所展示: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辉煌战绩 永载史册,全面展示了百团大战的光辉历史;一层设置了电子讲解、档案史料等大量文史资料;二层充分运用声光电、半景画及大型沙石模型展现出狮脑山上我军那场顽强的鏖战场景。

百团大战纪念馆的文献图片资料470余张,文字展板161块,展陈藏品228件,总馆藏品2261件,展板379延米,场景7个。

前言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是全面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百团大战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人民群众所展示的敢于亮剑、不怕牺牲,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正是伟大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和集中体现,也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 第一部分: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

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遏制国民党顽固派投降逆流,振奋全国军民抗日信心,影响全国战局,八路军总部决定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对华北日军的主要交通线进行总破袭。

· 第二部分: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

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为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八路军对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华北交通线发起破袭战,破坏日军在华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

· 第三部分: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

1940年9月20日至10月5日为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八路军进行了一系列以歼灭深入抗日根据地日军据点为重点的攻坚战,攻克日军据点多处,毙伤、俘获大批日伪军,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进一步巩固壮大了华北抗日根据地。

· 第四部分: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

1940年10月6日至1941年1月24日为百团大战第三阶段。面对日军的残酷“扫荡”,八路军机动灵活,英勇顽强,展开反“扫荡”作战,迫使日军退出抗日根据地。至此,百团大战胜利结束。

· 第五部分:战绩辉煌

百团大战历经5个多月,取得辉煌战绩。百团大战的胜利,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显示了人民游击战争的巨大威力,对于夺取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结束语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百团大战的历史贡献和伟大精神,铸就了一座不朽丰碑,彰显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