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迎接十八大四中全会召开,庆祝石家庄解放67周年;总结研讨红色文化创意师陈平作品的创新价值,评价“陈平现象”的意义贡献;加深对“共和国之城”的认知认同,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豪感,激发人们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助力添彩献策献宝的积极性主动性,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馆和中国服务文化网于与2014年10 月19日举办《红色记忆探访者——陈平作品研讨会》。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议上的讲话,迎接十八大四中全会召开,庆祝石家庄解放67周年;总结研讨红色文化创意师陈平作品的创新价值,评价“陈平现象”的意义贡献;加深对“共和国之城”的认知认同,提升人们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豪感,激发人们为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助力添彩献策献宝的积极性主动性,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馆和中国服务文化网于与2014年10 月19日举办《红色记忆探访者——陈平作品研讨会》。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研究员陈步峰教授策划主持。
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詹文宏作主旨发言。他指出,陈平是位执着的红色文化探访者,勤奋的红色文化研究者,是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 情系红色记忆,为了不应忘记的历史,倾心探访、挖掘、整理散落民间的文情史料、寻访了一百多位老将军、开国元勋后人,在燕赵大地穿行,在红色遗址中奔走,纪录下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有些影像已经成为绝响。编导、拍摄了二百多部(集)电视片。出版了《跨越》、《光辉的历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剧大师奚啸伯》等著作。詹主任就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即席创作《七律·陈平不平》:百年巧匠聚精英,滔滔不绝议陈平;倾力打造红色梦,用心唱响国粹声;存史资政无价宝,爱党为民有真情;今日喜开研讨会,来秋再看满堂红。
省政协常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省老教授协会会长刘绍本、文史精华杂志主编石玉新、南开大学校友会长路继舜、省企业文联副主席靳亚力、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田春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副会长杨志国、百年巧匠总经理郭漫笳、媒体代表张迎朝、何宝峰、王律等20位知名文化专家到会踊跃发言。高度评价陈平及其创作的系列红色记忆作品的对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的独特贡献。

会上,大家观看了陈平编导的电视片《共和国之歌》,听取了陈平创作百余部红色经典电视片的心路历程的分享。
省政协常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省老教授协会会长刘绍本、文史精华杂志主编石玉新、南开大学校友会长路继舜、省企业文联副主席靳亚力、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田春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副会长杨志国、百年巧匠总经理郭漫笳、媒体代表张迎朝、何宝峰、王律等20位知名文化专家到会踊跃发言。高度评价陈平及其创作的系列红色记忆作品的对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的独特贡献。

河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詹文宏做了精彩发言,并赋诗点赞。现予以分享。
在金秋十月收获的季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参加以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的名义和中国服务文化网主办的“红色记忆的探访者——陈平作品研讨会”。
首先,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对本次活动的精心举办表示祝贺,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感谢和欢迎。
我与陈平相识是在二十年前的1994年,那时我在省政府办公厅跟一位老省长做专职秘书工作,陈平正策划拍摄再现平山县焦家庄村信用员,“金融卫士”李新书,为保护国家财产献出生命真实事迹的电视剧《女儿红》,我记得老省长还到现场看望摄制组。这部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当时,陈平这位质朴谦和、勤奋干练的小伙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着交往的增多,我对陈平的印象越发深刻。多年来,他情系红色记忆,为了不应忘记的历史,倾心探访、挖掘、整理散落民间的文情史料、寻访了一百多位老将军、开国元勋后人,在燕赵大地穿行,在红色遗址中奔走,纪录下了大量的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有些影像已经成为绝响。编导、拍摄了二百多部(集)电视片。出版了《跨越》、《光辉的历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京剧大师奚啸伯》等著作。
他编导拍摄的反映石家庄建党八十年历史的十二集电视文献片《光辉的历程》,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编导的再现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第一张人民币在石家庄诞生的电视片《人民币史话》,在省、市台播出,由方圆电子出版社出版。编导了开国元勋聂荣臻、彭真、黄敬、王震、吕正操等在河北战斗生活的电视片《太行红源》。编导了再现中国革命摄影第一人沙飞的电视片《沙飞与石家庄》,由河北卫视、凤凰卫视播出。

鉴于陈平在文史资料整理方面的成就,我们非常愿意跟他合作。2011年,我们省政府参事室作为拍摄单位,请陈平担任编导,拍摄了《新中国美术的摇篮》,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获得了河北省影视奔马奖一等奖。《新中国美术的摇篮》再现了建国前后一段历史,添补了中国美术史的一段空白。20世纪40年代,一批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大的美术家来到河北,他们与武强民间艺人结合,创作出了一大批革命新年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他们从石家庄出发,走进北京组建中央美院、接收荣宝斋等。挖掘展示了“新年画”的重要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以及河北石家庄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为石家庄是新中国的摇篮,提供了形象生动的例证和解读补充。
大家都知道,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军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颂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三首经典歌曲,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是印证沧桑巨变的时代强音,而这三首歌都与河北有着紧密的联系。《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田汉夫人安娥是石家庄人)聂耳曲;《军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公木词(河北辛集人)、郑律成曲;《颂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词、曲(河北平山人)。
2012年,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我们省政府参事室和省委宣传部作为拍摄单位,又请陈平编导了再现这三首著名歌曲与河北渊源的电视艺术片《共和国之歌》,在河北电视台播出,电视文本又由红旗出版社出版,扩大了河北的美誉度。
众所周知,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指挥所。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为弘扬和研究西柏坡精神,陈平历时三年,又编导了展现西柏坡精神底蕴和论述西柏坡精神重大现实意义的电视片《西柏坡精神》。
如今,陈平正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挖掘、寻访红色记忆,存史资政,传递正能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他不懈的追求精神确实令人感动和敬佩。
我认为陈平是位执着的红色文化探访者,勤奋的红色文化研究者,是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艺术家。祝愿他在寻访研究红色文化的道路上,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祝愿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来宾康宁快乐!
即席赋诗:
七律·陈平不平
(2014年10月19日)
百年巧匠聚精英,滔滔不绝议陈平。
倾力打造红色梦,用心唱响国粹声。
存史资政无价宝,爱党为民有真情。
今日喜开研讨会,来秋再看满堂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