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8月17日,《孔秀团队走进石图讲堂,与观众领略当年产业工人风采》,孔秀在互动中提到了小说《王师傅的四个徒弟》的一波三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讲。活动结束后,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让我详细的分享一下1984年8月15日《河北日报》发表小说《王师傅的四个徒弟》前后一波三折的详细情况以及小说发表后在全国产生的影响。于是我进行了回忆。时过境迁四十余载,当时情况我记得基夲是这样的。
2025年8月17日,《孔秀团队走进石图讲堂,与观众领略当年产业工人风采》,孔秀在互动中提到了小说《王师傅的四个徒弟》的一波三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展开讲。活动结束后,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让我详细的分享一下1984年8月15日《河北日报》发表小说《王师傅的四个徒弟》前后一波三折的详细情况以及小说发表后在全国产生的影响。于是我进行了回忆。时过境迁四十余载,当时情况我记得基夲是这样的。
《王师傅的四个徒弟》这篇小说开始就说;趴了17年的0型机又要修复了。对这台用外汇換来的0型机,王发水师傅是有感情的。想当年,为按装这台机器,他带着四个徒弟立过功。这台机器的产量占了全厂三分之一。当时这个0型机小组曾被评为市级先进小组。大照片摆在厂门口最显眼的地方。那照片上是王师傅坐在一把椅子上。身后站着他的四个徒弟,两男两女青春亮丽含情脉脉。不但王师傅高兴,连周围的人都说;多好的两对哟!谁知,突然间,那年夏天,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贴满了厂。在王师傅还不知道咋回事呢,他的名字上被大红笔打上了。说他是崇洋媚外的黑典型。从那时起,0型机就趴了这么多年。此时机器已经是厚厚的铁锈,厚厚的尘灰油泥。如今,厂领导又让他搞这台0型机。并说,把他的四个徒弟调回来……。
故事情节从此展开。十七年风雨飘摇,思想动荡,婚姻各异,文攻武斗又让徒弟砸断王师傅肋骨的经历,很难集成当年那种状况了。尽管王师傅胸怀宽广、不记私仇、不咎既往平等待人。可干活的心情实难统一。王师傅看着松散的人心和不能集结的队伍,时不时没人干活了、撂挑子、玩去了,叹了一口气说:“唉,十年内乱留下的灾难后遣症啊”。故事到此结束。
写此小说的起因,是我曾见过一台正解封的进口大型机器。因为没人详细翻译外文还没解封,就赶上轰轰烈烈的批判崇洋媚外的文化大革命。高资外汇进口的大型机器一放多少年。真可惜。又看到农村改革成功了。新式农民进城搞经营了。城市人霓虹灯何吋亮呢,于是我写了这篇小说,当时我冲着《河北日报》每日连载去的,每日连载是一日一千字左右,我小说一万四千多字。若能选登正好十五天,但稿子寄出去无音迅,既没退稿,也没人来电话。
大概二十多天后,突然河北日报副总编陈望道先生到厂找到我,让我马上找一间没人打扰的地方速速缩写《王师傅的四个徒弟》。广播室正是广播时间,工会办公室正在开会研究问题。我只好把他带到家里,我在写作台——缝纫机上划减,他在小饭桌上粘貼,还说就用这浆糊?我说是的,用在白菜叶包着的自打的白面?糊。
一万四千多字要马上减一半谈何容易。故事情节不能乱,人物性格描写不能变,结构还要严谨。他说,下午四点前要交稿。不能误了马上见报。
他说,你这篇稿子可让人伤了脑筋,总编刚看到这稿时说:“这个作者真胆大,这在前几年文革时,要写这种稿子,非枪毙不可”。当时就想退稿或扔在垃圾桶。我提醒总编:“有争议的作品最好先放放再说”,总编接受了我的意见,就把稿子放在一边了。可没隔多久,上级要求尽快刊登一些反映工厂改革开放的文章。正当大家束手无措的时候,我想起这篇文章,总编立即同意刊登专版。巧就巧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好用上补急。
陈梦道先生告我,他原是铁路工人,因发表作品多而被调进报社。因此,对工人工厂的作品特别感兴趣。
一个整版是七千多字。要马上删掉一半,实在难为人,搞得我们两个手忙脚乱。中午时分,有人敲门,自报是原一印同单位后调公安局的娄成计同志,听他给门外人说,是小组巡查安全路过的,他和一同伴要进来检查(大白天一个男士进了女工宿舍成何体统,他们要进来抓现行作风问题)。我要去开门,陈望道急了:“什么重要啊,现在最重要的头等大事就是快速改稿子,别耽误了报上刊登,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你就闷头改你的稿子”。又听男邻居说,你就敲门吧,里边有人,我看见他们进去的。公安说:“算了,人家不开门,咱们走吧”“别走啊,里边肯定有人,再敲敲”。。我沉不住气了,想再去开门。陈生气的说,不能开,快改你的。什么重要都分不清啊。我只得“任凭外面敲门敲得震天价响,我自岿然不动修改文章”有确实,要在下午四点前改好稿子,不吃饭不喝水,也得分秒必争。心说,麻烦了,我一个单身女人带一男子进家有人几次敲门也不开,传出去听难听话吧,可又想,把这稿子赶出来还真应该是最重要的。下午四点钟,稿子反复查看一下,成品了。看着陈先生满意的带着稿子蹬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走了,我才松了一口气。正在这时,楼上住的厂保卫科长趙科长妻子田师傅路过门前見我大开着门说,你家怎么啦,到处是纸屑,我说你进去看看,她一进屋哈哈哈大笑说。这是干啥呢,满屋是纸条条。 当时住着一间屋。耒耒往往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屋里情况。
为了体现文章的重要性,河北日报专门邀请市文联主席曹云华写了评论,予以强烈推荐该文。
1984年8月15日,被大幅删改后的小说《王师傅的四个徒弟》在《河北日报》出版了整整一版,这是很少见的。报纸一出版,市文联立刻组织了研讨会,陆续发表评论。称赞。说这篇小说是献给城市改革的第一束礼花。是开始对城市改革开放的第一声鸣响的炮声。这在省市日报上都作了报道。
当时工厂里正进行的是,上班前高挙红语录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下班后。学习毛主席著作,背诵老三篇。这是长期铁打不动的内容,但自这日起,改成了学习《河北日报》小说《王师傅的四个徒弟》而终止了学毛著。有人对我说,学毛著谁敢说不学。这是多少年坚持的铁打内容,念小说真是新鲜事,还是一个工人写的,学不学不打紧。生产组长也说,今天不学毛著了,学小说自己可以看。当时每小组都有报纸。都能看到我在《工人日报》发表的小说和对我的报导,《中央电台》三天两头轮番播出这都成为当时个工会小组学习的内容。河南省,安徽省,重庆等日报也纷纷转载。读小说从此改变了上班前后学习的内容。
紧接着,我又接受了天天外出做报告的任务。每场一个半小时左右,专门讲述我是如何走上写作道路的、如何退稿不退志、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坚持创作、坚持讴歌产业工人的风采。同时介绍1981年参加石家庄市工会组织的文学讲习班学习情况。我记着让我做报告会的会的有市邮电局,市棉六纺织厂,市变电所工会等。每次外出作报告大会报告都是由一印工会负责,厂工会副主席李维芹全程陪同,我问李,第六次了,还要到哪去讲,她说还有23家企事业单位,除夲市还有邯郸,張家口等地,都是通过关系联系的,不好推脱。
我双掌合十一再鞠躬请李主席无论如何也要婉拒。谢谢您,谢谢您,麻烦您给退了吧,我还要复习功课考大学呢。日后有一个省级老科技报记着说,你如果坚持到处宣讲,会讲到全国、讲到中宣部的。我说,我有自知之明。我就是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人作家,我已考二次大学都没考上,要再考不上大学就再也没有上大学的机会了。这一辈子都会与大学无缘。另外,天天在外做报告,接受的是鲜花和掌声,但创作的素材越来越少 ,我心里都空了,还是在厂子里和工友们在一起,心里感到踏实。
好事多磨天随人愿,我连考三次终于如愿考入河北师大作家班。进大学第一天一到学校门口,两台摄像机对着我,要现场采访报道。我又合掌鞠躬请他们不要录、不要宣传,我不想让学校老师同学知道名声,我深知我就是我,我就是年龄最大、负担最重、文化程度的车间工人,就是想借此机会打好基础,系统学点只是,踏踏实实的学点真夲事,提高写作水平。
(孔秀原型、作者——年逾八旬的工人作家张秀珍回忆录)
(左起:孔秀女儿、电影孔秀出品人杨敬,孔秀外孙金粟小宇、外孙女刘粟小宇,孔秀,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图书馆董英明主任,书画家顾文华,援疆援藏英雄王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