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久闻《清明上河图》之名,却不知开封竟有一座“清明上河园”将画中盛景复原。此前的孤陋寡闻,反倒让这次暑期带娃的寻踪多了几分意外的惊喜,也真切领略到这座娱乐式主题公园的“独领风骚”。
张凤金
久闻《清明上河图》之名,却不知开封竟有一座“清明上河园”将画中盛景复原。此前的孤陋寡闻,反倒让这次暑期带娃的寻踪多了几分意外的惊喜,也真切领略到这座娱乐式主题公园的“独领风骚”。
还未入园,便被园区的热闹氛围所感染。“这么中,那么燃,暑期欢迎到清明上河园”的宣传口号醒目又接地气;门口的龙灯造型别致,幻灯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交织闪烁,提前将人拉入热闹的氛围中。后来才知道,园内更有大型泼水狂欢、循环上演的打铁花表演,汴河码头的夜景游船更是重头戏。这般“沉浸式”的宣传与布置,让人耳目一新,未睹全貌便已心生向往。
踏入园区,一尊高大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塑像手捧长卷仿佛正为四海宾朋“献画”。塑像身后,便是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展示画,瞬间将人拉回上千年前的北宋汴梁。要读懂清明上河园,终究要先从这幅传世名画说起。作为宋代风俗画的巅峰之作,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以郊野、汴河、街市三段式布局,生动定格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卷首是新柳抽芽的郊外,阡陌间驮畜与行人缓缓向闹市聚拢,满是春日的生机与宁静;中段汴河之上,舳舻相接,或空舟待发,或满载前行,而“船过虹桥”的场景更是全图高潮——无柱的木质虹桥下,巨大的漕船正奋力穿洞,船夫们手忙脚乱地撑篙、拉绳,桥面上人群摩肩接踵,桥洞内众人呼应配合,每一个劳动者的动作都充满张力,将北宋漕运的繁忙刻画得淋漓尽致;卷尾的城中街市,楼宇鳞次栉比,车马喧闹不息,尽显市井烟火气。正因对这幅画的喜爱,临走那日清晨,我们老两口特意绕着龙亭湖步行四五里,专程去宋都御街的书画商店,不惜代价购置了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复刻版,才算给这段行程留下了最珍贵的念想。
而清明上河园最妙的,莫过于将画中景致“搬”进现实的四大实景。
一是,虹桥:完全复刻画中“无柱悬臂梁”结构的木质拱桥横跨汴河,登上桥面,既能俯瞰汴河两岸风光,还能偶遇“漕船争渡”的实景表演,仿佛穿越千年,亲眼见证画中那紧张又热闹的漕运场景。
二是,拂云阁:作为园区31.99米高的制高点,这座“明四暗三”的宋代阁楼极具气势,内里还陈列着大宋水运仪象台的复原模型,让人在登高赏景的同时,也能触摸到宋代的科技成就。
三是,汴河码头:傍晚时分,乘一艘仿古画舫夜游汴河是必体验的项目。“汴河灯影”光影秀在夜色中上演,3D投影将四季景致、大宋故事映在沿岸建筑上,灯火与河水交相辉映,美得让人沉醉。
四是,勾栏瓦肆:这里是园区的“娱乐中心”,一如画中所绘,白天有杂耍、皮影戏等民间艺术轮番上演,演员们技艺精湛,引得台下掌声不断;到了夜晚,这里又变身宋代风格夜市,各色小吃香气扑鼻,满满的市井热闹感。
园内的夜景更是让人难忘。夜幕降临,灯火将亭台楼阁、桥梁水榭勾勒得格外璀璨,几万人聚集在园内,比赶庙会还要热闹几分。孙女从下午入园便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追着泼水活动跑,一会儿驻足看打铁花,直到近午夜才肯回去休息,嘴里还不停念叨“没玩够”。拗不过孩子的期待,次日她爸爸特意放弃了自己想去的铁塔公园,专程陪她再进园玩了半天——这份为了满足孩子而做出的“妥协”,也成了我们此行里温暖的小插曲。
离开时回望,清明上河园早已不只是一座复刻名画的公园,它更像一个“时光入口”,让我们在一日之间,既触摸到了《清明上河图》的千年文脉,也感受到了当下亲子同游的简单快乐,这般“一朝入画,梦回大宋”的体验,确实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