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4周年,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5年6月22日,辛集商会、瀛冀律所和孔秀团队的党员们走进太行老区蕊源蜂业党建展室和蜜蜂博物馆过特别党日活动,向全国劳模、蕊源蜂业董事长、30年带领全县11个乡镇120个村的1260户蜂农脱贫致富的优秀党员陈秀英学习致敬。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4周年,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25年6月22日,辛集商会、瀛冀律所和孔秀团队的党员们走进太行老区蕊源蜂业党建展室和蜜蜂博物馆过特别党日活动,向全国劳模、蕊源蜂业董事长、30年带领全县11个乡镇120个村的1260户蜂农脱贫致富的优秀党员陈秀英学习致敬。
石家庄市蕊源蜜蜂博物馆位于石家庄市赞皇县城南3公里处,石家庄赞皇县蕊源蜂业有限公司院内(办公大楼1、2层),场馆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展示蜜蜂养殖技艺、蜜蜂生物属性、蜜蜂文化、蜜蜂产品等一系列关于蜜蜂的藏品。 原来蜜蜂界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就在河北赞皇!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竟然藏着一个蜂蜜主题博物馆,真是别有动天,形成了太行老区的又一亮色。
同时,这里也是蕊源蜂业公司的企业文化馆、赞皇蜂业的展示馆和蕊源蜂业党建展室 。
1959年出生的太行巾帼英豪陈秀英十分开朗健谈,这个多次做客央视和众多媒体、经常接待各级领导考察,“见过大世面”的巾帼英豪,朴实的就像一位大姐大妈,与大家一见如故,滔滔不绝地介绍其的挚爱的“甜蜜的事业”,讲述着一个个亲身经历且十分感人的创业故事。她首先把大家领到蕊源蜂业党建展室,介绍他们“筑坚强有力的蜂巢式支部 做勤勉奉献团队合作的蜜蜂式党员”的经验。
此次,参加特别党日活动的党员中,既有光荣在党50余载的老兵,也有刚入党不久的新党员,既有优秀的企业家、律师,也有电影《孔秀》出品人,大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当陈秀英介绍自己在上世纪8、90年代在石家庄艰难的闯荡市场、坚持卖好蜜真蜜的经过时,河北瀛冀律所主任陶峰英等讲,当年就是因为购买赞皇蜂蜜才得知赞皇蜂蜜的珍贵价值,才决定了今天的“蕊源之行”前来探秘取经。
“蜜蜂是我家的恩人,我因感恩感动而热爱上了蜜蜂事业且做到了文化传承”
陈秀英与蜜蜂结缘是在5、6岁的时候,当时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陈光华得了肝硬化、肝腹水,病情危重,一家人非常绝望。“我父亲当时只有30多岁,打击太大了。后来,听说常吃蜂蜜并进行蜂疗能够缓解病痛,老乡也建议父亲养养蜂,有点事儿干总比抱着病整天哀叹强。或许是蜂蜜真的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也许是蜂疗起了作用,父亲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开始好转,两年后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从此,我就把养蜂看作可以治病救人的事,自然而然地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
再后来,儿媳妇得了重病,小儿子从房顶上摔下来造成脸部畸形,陈秀英如法炮制,多管齐下,发挥蜂蜜锋疗的综合效用,再次见证了蜜蜂的神奇,他们都奇迹般的康复如初。这更加坚定了陈秀英和家庭成员对养蜂事业的爱心信心和决心。现在他们全家齐上阵,养蜂事业已经传承六代,她的孙女已经成为第六代养蜂船人,她的长孙专门报考全国唯一的有养蜂专业的大学福建农大,日前,专门邀请他的导师到赞皇蜜蜂谷做课题调研。因为专注于养蜂事业且事业有成,继陈秀英获得全国劳模后,他的两个儿子也成为省级先进,他们一家已成为劳模家庭,两代人身披劳模绶带合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令人羡慕不已。
陈秀英的儿媳王聪敏现身说法的介绍了自己因得益于吃蜂王浆而奇迹般的康复生子,如今已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的“幸福经历”,分享了自己因祸得福后,转型投身于“甜蜜的事业”的心灵感悟,介绍了蕊源枫叶开发的系列产品及其功效。就大家关心的话题,婆媳俩一一作了展示回答。获益匪浅的“游客”,纷纷采购货真价实的蜂蜜产品。
大家在参观蜜蜂博物馆时,也是眼界大开。“小小蜜蜂也能搞个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内容还如此鲜活形象内容详实引人入胜”走进这个黄澄澄的建筑,仿佛瞬间穿越进蜜蜂王国。这里可不是普通的展览馆,而是一部活生生的蜜蜂百科全书。这里,把蜜蜂的一生、工作、生存智慧,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漫步在在蜜蜂王国里收获满满。
展览分两层,第一层就像是蜜蜂界的职场版图,展示了养蜂产业的发展史和现状。想知道养蜂人是如何在枣园里寻找蜜源的?想了解蜂蜜从采集到制作的全过程?
第二层简直就是蜜蜂的私密档案。谁说蜜蜂只是勤劳的小工蜂?人家可是有自己的社交圈和八卦剧情!蜂王的婚礼和葬礼竟然同时进行,这是什么神仙操作?蜂巢里的分工比很多人类公司还要明确,工蜂、雄蜂、蜂王各司其职,堪称社会组织的教科书。想知道为什么蜂王能活5—13年,普通蜂只能苟延1—3个月?想了解蜜蜂神奇的求偶舞蹈和蜂眼的特殊构造?统统在这里解密!
再度来到蜜蜂馆探秘的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光荣在党50余载的老兵陈步峰再次给陈秀英带来了“文化礼物”——中国服务文化网致敬全国劳模陈秀英大型彩喷。陈秀英感动地说,这是一份“七一厚礼”,感谢省城文化界对我们的厚爱,我要把它装裱起来,并辑录到我们的书中。
(供稿/陈步峰,陶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