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大器晚成的刘春美:《人生没有迟到》

        

导读:2020年冬至,省城几位师友:刘绍本、梁剑章、赵富山冯小军、梁桐纲、宋万存、李振兴在江南小院小聚。畅谈中,刘绍本老师说:“要把花甲变花季。”

2020年冬至,省城几位师友:刘绍本、梁剑章、赵富山冯小军、梁桐纲、宋万存、李振兴在江南小院小聚。畅谈中,刘绍本老师说:“要把花甲变花季。”

现在想来,我的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迟到的,应开花的时候,没开花;该结果的时候,未结果。我27岁才学骑自行车,32岁结婚,55岁开始接触电脑,60岁使用手机,63岁会上微信,67岁加入中国作协,68岁学会用手机写稿件、上网。做什么都比别人晚一步,现在有些常用技能还没有学会。成长之中,得到许多人的关怀与帮助,而总是与大家的期待相差甚远。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人生没有迟到。

回望脚下的来路,仰视前方的山峰,年近古稀的我,一直在路上。

我的幼年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那时候生活困难。一次奶奶擀面的时候,看见瓮里没了白面,便拿着碗到邻居家借来半碗白面。不久,家里磨了麦子,奶奶舀了尖尖的一碗白面给邻家送去时说:“借一骡子还一马。”奶奶是农村小脚老太太,没有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的言行让我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要懂得感恩。

到了北京,跟着父母了,父亲要求我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到什刹海、积水潭、工人体育馆游泳都是徒步往返。在农村插队时,父亲要求我们跟生产队社员融人到一起,向贫下中农学习,不搞特殊化。他常教育我:“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过留声,人过留名。不要让人家背后戳脊梁骨!”

在保定市文教用品厂上班,我第一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便抱着奖状,兴高采烈,给这个看,给那个看。父亲看到后批评说:“在一个几十人的小厂,取得了点成绩,当了回先进生产者,就翘尾巴啦!如果当上劳动模范,还不把尾巴翘到天去啊?”父亲在大学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对我们既关心又严格,他这话时刻提醒我:人要谦虚,有了成绩不骄傲,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后来,我把这句话改成“不能翘尾巴,要夹着尾巴走路”,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在我酝酿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曾对妻子和女儿感叹道“眼睛什么也看不到了,就写不成啦!”女儿回答:“你看不见了,我就是你的眼睛;你写不动啦,我就是你的手。”妻子幽默风趣地说:“你守着两个秘书呢!还怕写不成书?”正是如此,才使我一步一步走下来,寻找文学的意义,寻找生命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我后来的成长颇有影响,主富的人生经历成为我最重要的创作资源,家人是我事业最坚强的后盾。所以,自已有了心里的方向。

2021年6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李屏锦来电话“你多年的努力结了果啦!《文艺报》刊登中国作协新会员的名单了,有你的名字。”我把这消息发给河北人民出版社的牛海婷老师,她热情的回复:“为我的作者骄傲。”宣化一中的老同学路国英感慨道:“这是一个作家的终极目标,向你祝贺!”石家庄市文学讲习班同学许青山称赞:“实至名归!河北师范大学刘绍本教授鼓励道:“不能算终点。”《河北青年报》张翠平老师在短信中说:“愿早日看到你的新作。

人和人也大不一样,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坎坷,但也有很大区别。有人因温饱而发愁,有人为当省委书记而绞尽脑汁。得不到温饱的人,经过奋斗能够得到:想当省委书记的人,经过拼搏也难以实现。人生的有些努力是没有用的。历史不会直白地告诉我们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但可以告诉我们别再往哪里去。

如何对待逆境?这是一个人生旅途中经常会遇到的间题。每个人终其一生,要想“处处如意,遍地鲜花”是不可能的。正确对待逆境,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此,司马迁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他虽无辜地遭到最屈辱的腐刑,却依然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终于完成了光耀干古的名著《史记》。很显然,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个远大的目标,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过程,能屈能伸,就能做到愈挫愈勇,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越是身处逆境,越是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韧、奋斗、敢于挑战的大勇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一些不屈于命运、并有力量战胜厄运度过黑暗,并从困境中成长的伟大的人,他们无一不具备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品格。那些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从不会因为逆境而沉沦。恰恰相反——美好的品质常常在逆境中发光。

面对新的目标,我依然在路上。

2022年2月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与刘春美互赠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