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战友是一根并蒂的鲜花,战友是一条连天的地下河,战友是一座永恒的灯塔,战友是一个美丽的梦。战友情是一把伞,为你遮风挡雨;战友情是一个磁场,引力石般相互吸引; 铁血战友,并肩前行,共赴生死。这份情谊无比珍贵。战友情深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虽然天各一方,但难以割舍。军营结情深,战友情难忘,我们并肩作战,共同进退,在摸爬滚打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涌起无尽的温暖,战友,我们的友谊长存。
战友是一根并蒂的鲜花,战友是一条连天的地下河,战友是一座永恒的灯塔,战友是一个美丽的梦。战友情是一把伞,为你遮风挡雨;战友情是一个磁场,引力石般相互吸引; 铁血战友,并肩前行,共赴生死。这份情谊无比珍贵。战友情深就像一壶陈年的老酒,年代越久情越浓。虽然天各一方,但难以割舍。军营结情深,战友情难忘,我们并肩作战,共同进退,在摸爬滚打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心中涌起无尽的温暖,战友,我们的友谊长存。
为了更好的发扬部队的光荣传统、传承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复转军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了重温战友之间最真挚的友谊,加强战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联系,增进战友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尽情享受战友相聚之间的温馨和浪漫,凝聚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炮团“末代主任”王自文和孙锁发、魏福太、冯清娟、杨新友等战友积极倡导和精心策划、认真筹备、严密组织、热情服务下,2024年5月10日,原189师(北京卫戍区警卫四师)炮团老战友从全国各地缘聚花果城,说心里话,叙当年情,聊军营事,看新变化,分享退役后创业创新的心路历程,引亢高歌激荡人心的《战友之歌》等军旅歌曲。
会议由总策划王自文主任激情四射声情并茂诗情画意的精彩主持。
王自文讲:战斗生活在一起的炮团战友过去了40多个寒来暑往,回想当年,仿佛定格在昨天已被翻阅的挂历上。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蹉跎,我们从一个激情四射,懵懂无知的毛头小伙,变成了如今子孙满堂的白发老头。时光改变了年轻的容颜、岁月转换了职业的角色,都改变不了战友之间这个特殊的称谓。身份如何改变,角色如何变换、更割舍不掉那段军旅生涯的战友情缘。
战友情,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特殊的深厚之情;是一种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感情。我们组织策划这次以“追梦军营报国志,汇聚临汾话峥嵘”为主题的战友旅游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使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共同追忆那段点石成金的军营生活,共同品味那段再就业时的苦辣酸甜,共同谋划未来生活的长寿秘诀,共同游览古都尧乡景色秀美的壮丽河山,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会议在铿锵有力的《战友之歌》歌声中拉开序幕。
播放了展示炮团当年峥嵘岁月建功立业精彩片段的的电视片。一九六八年入伍、与共和国同龄人的老团长宋其敏组织阅兵式,一下子把大家拉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老团长宋其敏、政委孙兆兰、杨卫保、 “末代团长”穆启旺、“末代政委”李瑞荣和特邀代表原师军务科的路宝林先生等先后精彩致辞。感谢组委会的辛勤付出和优质服务,感谢战友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缘聚。介绍了炮兵团的辉煌历程、回忆了当年的摸爬滚打相互支持配合默契、攻克一个个难关、出色的完成一项项任务的情景。分享了炮兵团“团结奋斗、担当贡献、扎实肯干、拼搏创新、争创一流”的光荣传统。喊出了“炮团永远是我家”“我骄傲、我是炮团人”;“我光荣,我永远是炮团的一个兵”的呐喊。
战友们纷纷找老首长老部下老战友合影交流、握手、拥抱,诉说离别之情。
杨卫保激情赋诗:《战友颂》
“我向春天要碗洒, 敬天敬地敬战友 。
老天赐我福滿堂, 大地赠予米一斗。
天地合一路子宽, 战友伴行阔步走。
军旅生涯情似海, 笑对晚霞渡春秋。”
(陈步峰向老团长宋其敏赠送书刊书法作品)
(陈步峰向孙兆岚政委、李瑞荣政委赠送书刊)
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兵陈步峰应邀发言,他讲,我在炮团17年的军旅生涯,是我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在首长和战友的关注关爱宽容支持下,我在这个大学校里学到的传统作风技能为我数十年的地方创业拼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组织创建了第一个青年文明号、总结的服务创新经验走进中南海介绍,创立的服务文化走遍全国各地培训咨询,近十年为河北文化建设助力增辉,组织策划了80余场研讨会座谈会。所有这一切,都是部队的培养激发了我二次创业的激情。
为表达部队培育之恩,感谢组委会的担当奉献。在2018年炮团政治处战友聚会时,我为每个战友赠送了一套服务文化书刊。这次也带来了十余幅定制化书法作品和部分书刊。我现在学唱一段京东大鼓《做人就要干点实事》,为大会助兴。
(陈步峰感谢王自文等战友的担当贡献,赋诗点赞:“《王自文好》
王公情怀铸军魂,自我超越美善真;
文笔激扬启心扉,好名末代当主任”)
附:《花果城临汾欢迎您:“到了临汾咱是回家”》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古称平阳,因地处汾河之滨而得名。现辖1区2市14县1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市总面积20302平方公里,总人口397.6万。
临汾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0万年前,“丁村人”就在汾河沿岸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4300年前,这里是帝尧之都,开启了华夏文明之门;2600年前,晋国在这里兴盛、成就霸业;600年前,“大槐树”下走出千千万万华夏子民。特别是中国社科院近40年的考古发掘,证实了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最早的中国之所在”,让传说成为信史。临汾是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春,临汾即建立了中共临汾县支部;红军东征期间,临汾成为宣传抗日、扩大红军、筹集军需的主要区域。抗日战争时期,临汾成为山西和华北抗战的政治、军事中心,成为领导组织和指挥抗战的主要阵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临汾是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是全国解放战争的前进阵地、重要兵源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和重要的干部输出基地。特别是临汾战役,攻克了闫锡山吹嘘的“打不破的铜墙铁壁”,为我军实施城市攻坚作战提供了成功经验。在这次战役中,第8纵队23旅因战功卓著,被中央军委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由此而诞生的攻坚精神,被临汾人民代代传承。临汾资源丰富,素有“膏腴之地”的美誉。根据第二次水源评价成果,全市多年平均(19562000)水资源总量15.2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2.3%。是华北重要的粮食基地。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目前已探明矿种45种,综合优势度0.73,位居全省第二。煤炭是第一大矿产资源,查明储量478.7009亿吨,是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煤成气探明储量约占全省25%。临汾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我市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全市现有景区景点56处,A级景区29处,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3处(洪洞大槐树、云丘山、吉县壶口瀑布),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处(永和县乾坤湾、尧庙华门、隰县小西天?梨博园、蒲县东岳庙、古县牡丹园、侯马彭真故居、晋国博物馆、临汾汾河公园、洪洞广胜寺、曲沃晋园、乡宁人祖山、襄汾龙澍峪、荷花小镇),这些旅游景点不仅享誉海内外,而且承载着华夏民族5000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我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83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省级96处,市级30处,文物藏品419539件(套);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省级136项,市级365项。我市享有 “戏曲梅花之乡”“剪纸之乡”“锣鼓之乡”的美誉,特别是以蒲剧、眉户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久负盛名,先后摘得“大梅花”6朵、“小梅花”68朵,“小梅花”总数稳居全国地级市榜首。临汾区位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南通秦蜀,北达幽并”,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同蒲铁路贯穿南北,大运、青兰、晋侯等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大西高铁、中南铁路、临吉高速、霍永高速、吉河高速建成通车,临汾机场已开通17条航线,通达26个城市,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可以说,临汾是历史悠久的古都,文化灿烂的名城,资源丰富的宝地,充满希望的热土。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为牵引,大力实施“1355”战略,科学引导预期,精准有效施策,统筹协调推进,提升工作质效,奋力推动临汾各项事业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争先进位崛起,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
(王自文、魏福太、陈步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