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塑造工匠精神的实操性力作——王万方陈步峰新著《塑造工匠精神》出版

        

导读: 2018年4月22日“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暨高校劳模文化育人工作推进会”刚闭幕,“碧虚记忆、服务文化采风团”就邀请《塑造工匠精神》的作者王万方陈步峰,对该书的创作动因创作思路和创新亮点进行了座谈。碧虚文化公司总经理邢小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职工文化倡导者乔东、劳模本科班学员代表高少萍、贾拴成、黄景图参加了座谈。

2018年4月22日“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暨高校劳模文化育人工作推进会”刚闭幕,“碧虚记忆、服务文化采风团”就邀请《塑造工匠精神》的作者王万方陈步峰,对该书的创作动因创作思路和创新亮点进行了座谈。碧虚文化公司总经理邢小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职工文化倡导者乔东、劳模本科班学员代表高少萍、贾拴成、黄景图参加了座谈。

一、为什么要创作出这本书——文化专家的深度思考与使命担当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服务文化新科学开创者陈步峰教授讲:之所以创作这本书,缘自以下几个缘由:

1、党中央国务院的的要求。“培育工匠精神”已成为国家意志治国方略和全民共识,我们要发挥优势担当贡献。

2、时代的要求、经济的必然。建设创新强国、品牌强国急需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新兴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更不是创新强国和品牌强国、服务强国、文化强国(在全球1百个最有价值品牌中,中国品牌的占比很少;)我国是唯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但百年以上企业却寥若晨星,而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1万家,而具有5千年文明史、且是第二大经济体的的我国仅有百年老字号千余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有837家,荷兰222家,法国196家。我们是人才大国,但技能型人才占比却最小,缺口达2千万人,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占比更少。人均效率是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还要低,虽然具备好装备好机会却出不了好产品。一切问题的终极原因是文化,是匠文化的缺失,是对工匠和服务及其精神的不尊重。

3、社会现象令人堪忧,急需普及弘扬工匠精神。许多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总想一夜暴富走捷径耍小聪明。造成许多人没事干、许多事没人干,许多事情做不好做不精,效率低浪费严重。

4、缺少有深度实操性的专著,制约着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尽管工匠精神是热点话题,尽管社会急需塑造工匠精神,尽管许多人想塑造工匠精神,但总觉得无从下手。但多数书籍文章缺乏高度和系统性指导性,更缺乏实操性。就如何塑造工匠精神的方法路径涉及的比较少,喊得多做得少、泛泛的多,有实质性的有力度厚度的东西少。我一直在想,我们文化专家有责任尽快创作一本系统解读工匠精神、指导大家科学扎实的塑造工匠精神的工具书。

这显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巨任务,我感到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想到了好友王万方教授,只有他才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王万方勤学善思、博学多才、视角独特、语言犀利,且特别注意道与术的融合,特别注意操作性。因而他在全国讲学中颇受欢迎,他创作的“阳光心态”“精细化管理”等著作,都成为深受各界欢迎的畅销书。但他的课程档期排得比较满,不知他有无时间。便试着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没想到他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我和王万方教授一拍即合,原来英雄所见略同,他推掉了其他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之中。

二、 王万方:用工匠精神创作《塑造工匠精神》

王万方教授,深感创作此书责任重大,他过去写书是几易其稿,这次创作,却进行了数十次的修改,直到正式印刷前一天还在与出版社沟通如何使内容更加精化、如何使书的封面更加精美。

1、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创作此书舍我其谁。为塑造工匠精神尽责是文化专家的使命担当。

2、为企业塑造工匠精神尽力是我们的优势和心愿。因为我们生活工作在企业,了解领导和员工的想法,能聚焦客户的需求,提供完美的可操作的服务方案。

3、为完善塑造工匠精神的理论尽心。

我们严格考证了工匠精神的定义:工匠精神是为了创造精品而诚信守规、勤奋工作、专注目标、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契而不舍的一套合乎客观规律的心灵操守和行为准则。我们深刻挖掘工匠精神的内涵。将塑造工匠精神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化、流程化、归一化。工匠精神追求的是精神的伟大、灵魂的神圣!技艺的高超,产品的精美,以创造精品为灵魂神圣的证明!

提倡工匠精神就是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为工匠精神是从心灵的操守到做事的规矩、过程的规范和结果完美的一套人格标准。《塑造工匠精神》就是塑造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将工匠精神在思想上落实,形成信仰;在制度上落实,形成规矩;在行动上落实,养成习惯;在结果上落实,创造精品;在文化上落实,唱响主旋律。

4、为塑造自己的工匠精神竭力尽智。

塑造工匠精神从自己开始!塑造工匠精神是咱们大家的事,一个也不能少,谁也不能当观众。不能抱怨别人粗制滥造,自己却在坑蒙拐骗;怀贪婪之心追求公平,凭邪恶之行可望美好;卑鄙得天真烂漫,愚蠢得无与伦比。要想改变世界先改变自己,塑造工匠精神从自己开始,不要喊口号忽悠别人,自己不做。塑造工匠精神》就是写自己,书品就是人品!我们用工匠精神给自己塑型,用工匠精神给自己写史。师法自然,正道直行,精益求精,竭力尽智。

(2018年4月22日陈步峰王万方向大会和劳动大学校长刘向兵赠送样书)

三、本书的特点亮点——弯腰接地气、昂头接灵气

工匠追求精品、追求卓越、追求超越,本书的特点是追求的目标与工匠精神相合。(在高处的要弯腰接地气、抓住根本,在低处的要昂头接灵气、不断提高。)

1、追求高度创造第一。

(1)理论依据有高度。(2)标准有高度。①理念上具有深刻性;②时间上具有永恒性,有生命力,经得起推敲;③空间上具有广泛实用性;④方法上具有适应性。(3)操作有高度。追求严谨,深刻论证、不断优化、不断创新、创造精品。使大道存心,让书魂永恒!

2、追求角度创造唯一。

独到的观点,用科学理性解释价值理性。依据统一的公理表述,绝不允许个人偏见存在!不以我认为如何,不以个人观点或某名人的观点作为真理的评价标准。

3、追求程序创造统一。

全书所有问题都是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流程展开。

4、追求理论创造归一。

理论系统化,结构统一、规矩统一。避免知识碎片化,碎片化的知识如同盲人摸象、危害巨大、灾难无穷。理法合一,万理出于一揆。章法合一,前后如同一体。事理允当,条件匹配。方法允当,应事适变。

5、追求知行创造合一。

我们是一边现场培训一边写书,所以本书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升华,本书中给出方法都是根据管理哲学、系统哲学和客观规律推导出来的系统化、流程化的方法,本书给出的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6、追求结构优美。

文字流畅而不失华丽、通俗而不失雅致。章名、节名、题名和谐一致,文法、句法、字法相映成趣。观点合情、合理而不偏激,论证有理、有据而不空洞。内容简练,语言精练、结构凝练。构思巧妙,入情入理入精髓。方法巧妙,出格出局出高度。写书时忘利、忘名、忘我、心态归零;求真、求善、求美、追求适用。

7、追求创新完美。

本书创造性给出了工匠精神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塑造工匠精神的模具。工匠没能力是假工匠,工匠能力差是烂工匠,最能提升工匠水平的创新点在第四章,我们给出了系统化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和流程化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了“万法归一”和“一化万法”,这是一套智能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套智能化的方法对所有人都有帮助,每个人一定要用到它。因为环境在变,条件在变,原则上讲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新问题,所以,创新型工匠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要做没人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需要自己创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因此,我们给出的不是一把钥匙(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也不是一串钥匙(案例),而门(问题)是变化的、无限的,有限的钥匙终究会被无限的门挡住。我们给的是配钥匙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给所有的门(问题)配钥匙,大大提高您的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

大智者骋无穷之路,学永恒之师,守天地之法,用通变之术。任何具体怎么做的秘方几乎注定会过时,而通用的流程,能够适应变化,指导我们对所有的问题做出解决方案。良匠授人以规矩,不能授人以必巧;良师授人以方书,不能授人以必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工匠个人的努力永远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天雨虽大难润无根之草,方法虽妙难济不用之人。

四、我们的期盼——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的褒奖

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工匠(每个人都是也应当是工匠)能从躁动、焦虑、浮华的世俗中回归生活的本质,静下心来以工匠精神品味此书,在孤独中奋进,在宁静中升华;感悟“万法归一”和“一化万法” 的大智慧,欣赏它的简捷美与和谐美,享受它给创新、创造带来的丰硕成果。希望本书中给出的、每个人大脑中必备的“四套软件”深植在您的心底,协助您思考,获得理性的智慧,引领您的行动,提高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工作能力。

我们希望CEO、经理人和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认真阅读这本书,放下架子,给您智慧的大脑升级,做一名合格的管理型的工匠,努力打造智慧型、文化型服务型幸福型的工匠精神家园。因为有实力才有自信,有能力才有尊严。

我们希望现代工匠告别浮浅、学真正有用的本事、掌握功能强大的工具。努力成为创造精品身怀绝艺的工匠文化的快乐使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工匠精神本天道,内化灵魂生奇效;制度规范立标准,文治教化尽其妙;

培训技能通流程,自我修炼最重要;专注目标求完美,不断优化靠创造。

我们希望有志于成为工匠的人用精心阅读这本书,告别浮浅,学到“万法归一”的深刻与精通;脱离死板,学会“一化万法”的灵活与适用。将您得到的智慧之珠惠及您的家人和朋友,用理性标的准塑造灵魂,用理性的规矩驾驭人性,用智慧和能力创造精品,用精品成就人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的衷心所愿!

我们希望您做一个审判员,以客观的标准、以文化之眼顾客之心来审查此书,审查本书中的理论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如果您自己能够做到,说明你已经实现知行合一了;如果您能提出深刻的否定意见和理由,说明您对工匠精神有相当的研究;如果您还能提出怎么做更好的实操性方案,我们将不胜感激;您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老师!因为塑造工匠精神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宏大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系统工程,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的梦,需要更多的知音同道勠力同心、捋起袖子加油干。

(《塑造工匠精神》的作者王万方教授和陈步峰教授接受碧虚文化公司总经理邢小兰、和中国劳动大学乔东教授的的采访。邢小兰、乔东、王万方、陈步峰集体采访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劳模班学员。并向创造“剪纸外交”神话的南国神剪的全国劳模高少萍、红薯大王贾拴成、电气专家黄景图赠送实操性力作《塑造工匠精神》《快乐服务的心灵智慧》《服务文化采风特刊》和解读太行精神、展示太行风韵的杂志《太行风韵》。左起:邢小兰、黄景图、乔东、王万方、高少萍、贾拴成、陈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