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我与曲艺名家崔琦老师“一见钟情”——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兵陈步峰的崔琦印象

        

导读:非曲艺人士的我与曲艺名家崔琦老师素未平生,且不是一个行当,却能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相谈甚欢。也许我们都有年逾七旬的阅历,但更多的是对曲艺文化的关注热爱“趣味相投”。

非曲艺人士的我与曲艺名家崔琦老师素未平生,且不是一个行当,却能一见如故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相谈甚欢。也许我们都有年逾七旬的阅历,但更多的是对曲艺文化的关注热爱“趣味相投”。

2025年4月26日,我携热评最多的电影《孔秀》出品人杨敬、书法家顾文华前去恭贺西河名家高书经老师收徒。

当我进入会场前,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一位睿智儒雅的老者正在低头奋笔疾书正宗的启功体。我很惊讶,这不是经常在央视和全国重大文化活动中频频上镜的著名曲坛杂家崔琦老师吗?他这个“大腕”怎么屈尊来庄上参加这个小活动呢?我赶忙找到省曲协副主席袁冀民进行确认。袁主席告诉我,崔琦老师专程从北京赶来,一大早就来到现场,听说还要主持活动。我请袁冀民主席牵线认识并向其赠书。没想到崔琦老师立刻放下毛笔,与我这个素未平生的非曲艺人士攀谈起来,当听说我要向他赠送《曲艺标兵孙来奎》和点赞李淑珍张丽静的杂志《西河神韵服务文化》时,他非常高兴,主动提出拍摄留念。他说他对上世纪60年代初当红的曲艺标兵孙来奎和石家庄的李淑珍情况比较了解,随即拉着我的手到舞台前最佳位置拍摄留念。

(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与河北省曲协驻会副主席袁冀民致敬崔琦先生,向其赠送《西河神韵服务文化》《曲艺标兵孙来奎——孙来奎现象探秘》。右起:陈步峰、崔琦、袁冀民、青年多栖演员张丽静)

活动开始后,没有任何铺垫介绍,崔琦走上台主持活动。

这令我很惊奇,因为在以往的活动中他都是坐在评委席嘉宾席做重点发言,还真没见他担当过主持人。没想到他的主持确实与众不同。他长得既不高大也不帅气,声音也不洪亮,却凭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娓娓道来妙趣横生的风格征服了观众(与我的快人快语大嗓门风格截然相反,属于属于内涵式内敛式冷幽默的风格)。不仅控场节奏彰显老练智慧,而且妙语连珠妙趣横生、笑点不断。

按照惯例是首先进行时间很长的嘉宾介绍。崔琦却说,今天到场的这么多嘉宾,都是地位平等的前来恭贺的曲坛名家和知音好友,如果一一介绍,名气大的是热烈的掌声、名气小的可能是稀稀拉拉的掌声,显得很不和谐,且又占据大量时间。我们不再一一介绍了,我代表高书经对嘉宾们在百忙之中从全国各地前来恭贺见证曲坛喜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一句话轻松化解了很多麻烦)。但我必须隆重介绍一位,那就是高书经的师父田蕴章的夫人气质优雅的甯書媛老师,请师奶奶接受敬献的鲜花。

紧接着,是徒弟们自我介绍,请六位见证人登台入座接受徒弟们的致谢。他没有请六位嘉宾轮流发言,也没有指明谁来代表,而是请两旁入座的嘉宾各自推举一位代表发言。

在“引保代”见证人下台入座后,他言简意赅鞭辟入里的介绍了西河大鼓的由来、发展脉络、艺术特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著名琴师高书经的艺术造诣和为人风格。请活动主角高书经入座。他讲,今天高书经先生盛装出席,当年结婚的时候就穿的是这身衣服。此语一出,不仅引来嘉宾们会心的掌声笑声、使气氛更加想和温馨,而且使一向不够言笑不善言谈(2021年我主持策划李淑珍西河大鼓表演艺术研讨会,邀请她的数十年的金牌搭档高书经发言,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高书经连连摆手、把话筒推给别人,在演出时也是罕见微笑)的高书经从椅子上笑得蹦了起来,也成为重要的笑点与佳话。

在师徒互赠礼物、师父寄语环节也是妙语连珠欢歌笑语。

崔琦的赠送礼物也别出心裁颇有创意。

他讲,我就带了一本我的拙作《相声三字经》,如果送给任何一个徒弟,大家都会说我偏心眼,为公平起见,我给大家出个谜语,谜面是“旅”——打一个刘宝瑞相声的名字,此语一出,台上台下望着谜面苦思冥想,却都文不对题,最后,来自洪顺相声团的徒弟王博鹏猜出是刘宝瑞单口相声《连升三级》。崔琦讲,从连长升到旅长正好诗连升三级,随后把佳作赠送给王博鹏。他给高书经的礼物是启功体(师承启功大师)“高师出高徒”,真是词好字好寓意好人也好。他讲,名师不一定出高徒。高师(高书经老师)肯定出高徒,这是对高书经师徒传承传播西河大鼓艺术的期望和嘱托。

(崔琦先生向高书经师徒赠送佳作《相声三字经》、书法“高师出高徒”)

仪式结束前,他专门邀请从北京赶来的铁路文工团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云路代表嘉宾发言。此举和马云路的发言引得大家纷纷点赞。

崔老师整个主持节奏明快、简明紧凑、恰到好处、干净利索,且洒脱自然幽默诙谐、笑点频出,使人们在笑声中学到了知识、感悟了曲艺的魅力,也领略了曲艺大家的别出心裁地主持风格。大家反映:这是一场规格高、笑点高、高效益的开心快乐的收徒仪式,崔琦老师的主持,不仅有国家级的名望,更有国家级的水平,使收徒仪式也成为给人享受的“国家级的活动”。

由于收徒仪式的简化,给嘉宾们的书画赠送和登台献艺留下了宽松的时间。没想到崔琦老师多才多艺,不仅现场示范了妙记省市名称的贯口,而且还亲自为北京曲艺团的演员操琴联袂表演了单弦。

在拍摄大合影时,他一再邀请我坐在前排,我连连摆手讲:“我是非曲艺人士,没有资格入座,您和各位名家入座才是”。他却谦虚的讲:“我是工作人员,是为大家服务的,您为曲艺事业做了这么大贡献,理应入座”。

令我感动的是,4月27日一大早给我发来微信,对我的赠书和发表的拜师纪实给予很高的评价,使我受宠若惊。足见他谦恭儒雅敏锐洞察的为人和对曲艺传承传播的高度重视。全文如下:

“陈步峰先生,您好,您连夜撰写的《薪火相传唱大鼓 群贤毕至赞书经——西河大鼓名家高书经收徒仪式在石成功举办》文章我看了,非常棒。只是对小可的谬赞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您送我的《西河神韵服务文化》《曲艺标兵孙来奎》,我大体上拜读了,内容很丰富、史料很珍贵。我又对这个孙来奎和李淑珍。有更多的了解,原来对孙来奎了解的多一点儿,对李淑珍也是有所了解,但还不是那么清晰透彻。非常感谢您这个系统外的非曲艺专家的热心细心和爱心,抢救打捞了那么多珍贵的史料,撰写了那么多很专业的文章。您不是西河大鼓圈儿内的,也不是曲艺圈儿的,但是能这么关注曲艺,尤其这个今天我看到的这个文章, 显示出您的文笔十分了得。您来个报社的记者,他也写不了这样儿一是您本身的文字功底文笔好。另外,对西河大鼓对曲艺的热爱在里面儿。有些记者他可能也是学过新闻专业啊,知道发消息知道是5个W,但是他不一定写得了这样的报道。因为,他缺乏对曲艺的了解和热爱,所以他就看表面儿现象,当时的场景他可以记住一些个,但缺乏深度解析。

昨天,高书经收徒拜师一事很棒。您和大家对西和大鼓有所展望,有所期许,非常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发扬光大曲艺事业。谢谢。

2025年4月27日上午9时 崔琦 于北京”

附:《多才多艺的曲艺杂家评论家崔琦》

崔琦,字时之,大专学历,北京曲艺团二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东城区曲艺家协会主席、台北曲艺团艺术顾问、《曲艺》杂志特邀编委、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市青少年曲艺教育培训中心“马季相声班”主讲教师、北京“希望少儿艺术团”顾问。主要作品有《崔琦曲艺作品选》 。

崔琦涉猎相声、快板、单弦、评书等,集曲艺创作、表演、伴奏、理论研究及节目主持于一身,享有“曲坛杂家”的誉称。创作并发表相声、快板、单弦、小品、杂文等600余篇,2001年举办“崔琦笑话专场”;2006年、2009年两次举办“崔琦曲艺专场”。 2005年担任“全国婚庆主持人大赛”评委并获中国婚庆业专家导师特殊贡献奖。出版有《崔琦曲艺作品选》、《曲苑杂谈》、《传统岔曲集》、《北京人儿—崔琦曲艺作品文论集》、《崔琦单弦创作选》等多部曲艺专著。

北京琴书《慈母心》,1980年获全国优秀曲艺作品二等奖;

相声《狂想曲》1990年获北京相声选拔赛优秀创作奖;

评书《十万火急》1991年获北京市新节目创作奖;

1991年获首届“神牛杯”笑话大赛一等奖;

1995年获北京曲协“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奖”;

1998年创作幽默小品《百问不烦》、《别字》双获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选评的编剧一等奖;

1999年参加北京市庆祝建国50周年曲艺比赛,创作了乐亭大鼓《抓周儿》,获作品一等奖;单弦《下岗之后》获作品二等奖;快板《天安门前看升旗》获作品三等奖;

2006年单弦联唱《北京人儿》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

西河大鼓《十二生肖没有猫》2008获马街书会作品一等奖;

崔琦喜书法,师承大师启功,曾在全国及北京多种赛事中获奖,2004年在北京荣宝斋与马季合作举办《马季、崔琦书法作品展》。出版有《崔琦书艺》。

2004年9月作品入选“中日韩书画作品展”;2005年作品被“百岁将军画册”收藏;2006年作品获“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书画展”银奖;2006年作品入选“长征胜利70周年书画大展”;2007年作品入选“宏宝堂十届书画名家百扇展”;2007年作品入选《名人名家书画作品集》。多幅作品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曲艺杂志》、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

自1996年起,先后6次应邀赴台湾进行两岸交流演出并多次应邀到新加坡、法国、荷兰、比利时进行书法交流和曲艺讲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