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家国情怀王占民 文化使者赞太行——王占民拿起手中笔一心写赞皇

        

导读:在石家庄市赞皇县,有一位退休不褪色、余热献家乡的老党员。他就是75岁的王占民。这些年,他心系家乡发展、热心公益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不凡的成绩。

燕赵老年报 2025年03月28日

本报记者 孔明

通讯员 胡彦敏

在石家庄市赞皇县,有一位退休不褪色、余热献家乡的老党员。他就是75岁的王占民。这些年,他心系家乡发展、热心公益事业,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不凡的成绩。

53年党龄的王占民,曾任赞皇县政府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0年退休至今担任赞皇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县关工委副主任、县老促会副会长等多个职务。他笑呵呵地说:“现在比上班时不清闲,每天处理各个协会的事,感觉非常有意义。”

了解王占民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笔杆子”,写作功底深厚。2008年至2011年,他在《今日赞皇》(内部交流报纸资料)“赞皇历史风物介绍”专栏发表稿件54篇,全方位、多角度介绍了家乡赞皇。2009年12月,赞皇电视台开办《锦绣赞皇》栏目,他受邀与节目主持人进行互动式交流、讲座。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参与录制了42期节目,让全县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赞皇的历史文化。近几年来,他撰写了《人文赞皇》《自然赞皇》《传说赞皇》《赞皇概览》《锦绣赞皇》(丛书)和《赞皇文化赞皇人》等15部著作。王占民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赞皇、爱上赞皇。”

王占民常说:“爱家乡,不仅要当家乡的‘宣传委员’,还要做‘劳动委员’。”因在基层工作多年,他深知老区人民的不易。担任赞皇县老促会副会长后,他多次到黄北坪、中马峪、牛山沟等老区村进行调研。他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形成了多篇调研报告和多条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和市老促会的工作提供了参考。近几年来,在他的建言献策和积极推动下,赞皇县老促会筹措资金500万元,改善老区村的饮水设施、道路修建、农田灌溉等基础设施;筹集100万元,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筹资50万元,修缮了3处红色革命旧址;为老区村捐款捐物5万余元……为群众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除了关注老区发展,王占民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上个月,赞皇县城乡义工协会邀请他担任名誉会长,他欣然接受并深感荣幸。3月初,他参加了资助优秀贫困女工、慰问抗战老兵两项公益活动。他信心满满地说:“今后,我将积极参加协会的公益活动,呼吁更多爱心单位和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为赞皇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附:张凤金:《三大贡献亮赞皇,百姓点赞老县长》

在赞皇的发展历程中,老县长王占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主政期间,为赞皇办成了三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第一件,推动赞皇丝弦《闹书院》走进北京中南海演出。赞皇丝弦作为当地极具特色的传统戏曲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占民县长深知其艺术价值,积极奔走、多方协调,精心筹备,终于让《闹书院》登上了中南海的舞台。这次演出不仅是赞皇丝弦的高光时刻,更是向全国展示赞皇文化魅力的绝佳契机,极大地提升了赞皇的文化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地方传统艺术的独特韵味。

第二件,修建赞皇通往山西的黄沙岭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建过程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涉及地界划分问题时,面临着诸多复杂的谈判。王占民县长代表赞皇,与山西方面展开了长达七天七夜的艰苦谈判。在谈判桌上,他据理力争、分毫必争,凭借着卓越的沟通能力和坚定的决心,为赞皇多争取回了1万多平方米的土地 ,保障了赞皇的发展空间,这条公路建成后,成为了赞皇与山西沟通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

第三件,开发嶂石岩旅游区。王占民县长独具慧眼,看到了嶂石岩独特的自然风光所蕴含的巨大旅游开发潜力。他积极推动旅游区的规划与建设,引入资金和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将嶂石岩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打造成了知名的旅游胜地。嶂石岩旅游区的开发,不仅为赞皇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成为赞皇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