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张庆儒、王璐作跋推荐李文娟佳作《月尚诗光》

        

导读: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让城市闲散书籍异地为宝,在城乡互动中“形成共振”。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服务文化网于2025年3月25日在安吉书院举办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赵良弼图书馆第三次城乡互补读书学习座谈会”。20多位专家作家踊跃发言捐赠书刊。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让城市闲散书籍异地为宝,在城乡互动中“形成共振”。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服务文化网于2025年3月25日在安吉书院举办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赵良弼图书馆第三次城乡互补读书学习座谈会”。20多位专家作家踊跃发言捐赠书刊。

会议由安吉书院、陈步峰服务文化工作室和找俩关闭图书馆联合承办。由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策划主持。

石家庄市委办公室一级巡视员、《秘书战线》原主编李文娟分别向安吉书院和赵良弼图书馆捐赠了专著和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秘书战线》合订本,并以《品味书香》为题做了精彩发言。 同时捐赠《月尚诗光》等佳作。

(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感谢才女李文娟对文化强省建设的关注支持和文化贡献)

附一:张庆儒:《纤笔深情绘乾坤》(跋一)

展开从业人秘工作多年的文秘工作者李文娟同志的文集《月尚诗光》,感觉耳目一新,喜出望外。几部诗文集之后,又出新作,这位秘苑耕耘者的感悟之敏,笔耕之勤,由此可见一斑。初读之下,感觉此集保持着作者的一贯风格:内容厚实,取材大千世界,林林总总,有感而发;笔墨清新朴实,开卷如清风扑面,似见涧水,淡淡山花。细细品味,颇感文娟同志思路敏捷,善于思考,而目十分注意观察和提炼生活。她常常把对写作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彼此联系,相互交融,其中有对工作实践的探索,有对社会风气的关注,有对百味生活的感悟,有对亲情友情的抒发,有对人文历史的追踪,也有对自然风物的赏析。这说明她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在平凡中发现善美,于纷杂中捕提亮点,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慷慨荐言献策,显示出一个当代女性有所作为的时代追求和精神境界。

阅读此诗集使我对文娟更多了几分了解和敬重,她谈及自己的创作理念:“为一个从事机关文字工作多年的人,那些诗篇是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所思、能记、所感、所悟,必须也应当要有较强的文化理念,特别是置身现代社会的人如何去修养自己的为人之德、为政之道是极其重要的。”该诗集共收录古诗新诗 2百余首,逐一读来,除感觉文笔细腻,情凝笔端,还可见如下特点:

其一,诗因事起。文娟同志曾任石家庄市委信息中心副主任、市秘书协会秘书长、《秘书战线》杂志主编,此3职均实实在在无虚名,无论部门工作、社团活动,还是办刊事务,都需撑起规定担子,解决各种问题,另加额外负荷。如此重任在肩,也就为其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市公文秘培训班上的授课,公文知识培训班上的讲座,市委办公厅刊物《秘书战线》的多篇“卷首语”写作,国内秘书工作会议的信息传递,包括对公文处理问题的剖析,秘书队伍建设的注重,透过此类篇章,读者看见了一位秘书工作者的勤奋身影和艰辛劳动。而对于“神舟”六号升空的咏叹,浅滩“渔船”的吟诵,可见作者视野之开阔,关注之多彩。诗集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画卷,从“赠亲”到“寄友”的浓情散发,从“抒怀”到“采风”的豪情气质,从“异乡的云”的域外风情,再到“泥河湾咏叹”,“蒙陕行”的华夏掠影,使读者从真情进发感受到了博大的人文关怀,从风光美景中感受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跟随作者的足迹,人们既领略了自然山川秀色的美妙,也获得了人生哲思的启迪。

其二,文由人生。事为人滋,人以事显。人永远是作者笔下的主角。“文学是人学”。作者的诗歌、散文,首先将镜头对准了“万物灵长”,从社会的芸芸众生,到家庭的组成人员,尽力按动快门。无论是慈母贤兄,爱夫娇子,还是风筝老人,还是交通警察,女孩木兰,一个小店,作者都在追寻其足迹,勾勒其形象,虽撷取一鳞半爪,只寥寥数语,便活灵活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般写作,仅就文学工作者而言已不易。对于秘书工作者,秘书刊物编辑来说、记得作者早些年就已经在致力于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为当代秘书学专家学者立传。仅收录于《风中的寄语》集的便有8位:傅西路、常崇宜、李昌远蔡向阳、钱世荣、张清华、张宝元、屈干臣。对中国秘书学的研究,应该也必须将研究的主体,尤其是成就高、影响大的专家、学者,作为重要部分。对此重大课题,虽然有些秘书报刊零星登载,有的作者偶而为之,却并未进入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阶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令人欣喜的是,文娟同志造就启动并带头实施了这一工程石家庄《秘书战线》早已开设“秘书界”专栏,陆续刊发秘书界有影响力人物的专介文章,可喜可贺。希望文娟并编辑部诸君以刊物为阵地,组织团队力量,将这一事业一步步地推行下去,为我国秘书学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其三,文以情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短诗《秘书赞》中,作者开篇即坦吐心声:“情系笔墨纸砚/爱在字里行间”。就是这样,本集篇篇满含情感,尽管表达不同,程度有别,达情则是共同的。从总体看,作者饱含着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之爱,对人民,对山水,对精灵之爱,有的直接,有的隐含,有的炽烈,有的轻柔。对于“爱”,作者的原则是:“爱理应无私奉献/爱本该胸怀宽阔”。作者之情,洋洋洒酒,丰富多彩。这里有骄情,“我是祖国的宠儿,/祖国是我的骄傲”;有豪情“大漠真情在,/留恋竟忘回”;有浓情,“情谊似美酒,醉了/我的心田”;有雅情,。而在《今生有约》中,“风雨兼程两相依/相扶走过二十年”,为人妻者,抒发的是对丈夫的深深恋情;《儿睡正酣》,洋溢的则是为人母者,柔美的舐犊之情:“不知不觉,/他熟睡在我的臂弯”,“就让他的头靠紧我胸口,/尽情享受母爱的温暖”。就连“秘书礼仪”讲座这一类严肃的课题,也流露出对秘书群体的赤诚之情。情由心生,心正则情真。情满自溢,无论轻松的话题,还是说教的内容,只要真情一片,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本集耐读,大约此为成因之一。

这是一本文情并茂的作品集。《月尚诗光》,不失为一本好诗集。

(作者张庆儒为辽宁广播电大副校长)

附二、王璐:《娟秀诗文情如月》(跋二)

才女张爱玲说:相逢,不是太早,就是太晚,其实也有一种不早也不晚的恰巧遇见……我和如月女士恰巧遇见时,未相识,已相知。她身上有着我所欣赏的才华与魅力。恰巧遇见是一场美丽,彼此交谈甚欢,聊起相互熟悉的友人,话题自然畅快合拍,遇见之后再遇,她特意携她最新文集惠赠予我,目光亲和友善不失容智,让我心弦微颤、对如月的敬意,在心中久久蔓延四溢

如月,本名李文娟,是上天格外眷顾的美丽知性女子,气质高雅,不骄不媚,智慧闪烁。她是一位就职于石家庄市直机关,年仅38岁就提升为副处、现任正处级的于部,她1985年开始写诗歌和散文,已出版个人文集(五彩笔墨》和《风中的寄语》《若是有缘》,主编或与他人合文集多部。她担任《秘书战线》主编,还兼任河北采风学会副会长、石家庄诗词协会副秘书长。从精明强干的秘书领导到良词美曲频出的女诗人、作家……令人刮目相看。从最初的宣传领域转战秘书战线,其岗位不断变换,职多不断晋升,她的经历不是简单的旋转一圈,而是螺旋而的做人超群。在宦海沉浮的当今,一位女性能在这多重领域、这多个层面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实属不易,人生的舞台上,身兼数职的她,还在不断挑战,不懈追求。

《月尚诗光》是一部综合性的诗集,它括了古体诗词、现代诗歌等,是作者经历、见闻、感悟、思想的冶出炉,书中作者各个时期工作与生活照以黑白影像呈现凝周了时代的梦想,重现了岁月的光芒。

赏读“月尚诗光”,既清新亮丽又柔情似水,她吟山吟水吟风吟景,眼观四方,放飞自己,舒展心灵,陶冶情操志冲九霄,别有一番韵味:她写“岁月流韵”,因为留恋所以纪念;她写“心灵花语”,心海便不再干涸,不再寂寞她写“游子情思”犹如拨响动人的琴弦;她写“琴瑟和弦”则会佳友善朋常遇,良词美曲频出;她写“红颜两鬓霜潮浓,流年难覆觅芳踪。凡女自诩云中月,蹉跎半百竟知命。梦飞轻,意纵横,秋风拂面勒默耕。难得翰墨解雅意,愿做微叶隐花丛”。(引自《鹧鸪天·五十抒怀》)。游走宦海沉浮的人生浪尖中的文娟,没有为眼前境遇患得患失,没有为蝇头小利摧眉折腰,早已把写作当成快乐的生存方式,无论月圆月缺,作者在自己平凡的人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拥有,珍惜现在,在躁动中敛气凝神,在瑰丽的月下梦笔生辉,把事业的艰辛与兴盛、人生的波折、情感的历程,记录下来,文采斐然心守真,不羡新贵又高官,只愿做微叶在风中流转,忘我绚烂,向生活要发现,向文字要表现,把自己如月般的生命世界演绎的精彩绝伦。

品读“诗集”,有放飞心灵的真情流露,有游历名山秀水的激情放歌,有可歌可泣的人物颂词,有人生岁月的独特感悟,记录着作者奋进的足音,表达了作者内外兼修的自我突破,自我价值。没有无病呻吟,隔靴搔痒之嫌而是心境的自然流露,她用心体味工作,用情感悟生活尽享属于自己的人生甘味;她站在时空的地平线,把昨天发现,她放飞理想在原野自由飞翔;她娓娓道出作者经历命运的高山流水,内心世界的豁然、淡定和坦然。作者用颗真诚的心,一对冷静的眼和一双勤勉的手,在工作与生活的阡陌中感恩文友的每一次相遇,并从中感知其人其文。她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处处是真情与挚爱的露,她真挚美好的情感如一泓清泉,在读者心中脉脉流…相遇许是太久,为自己对白,也为时代注解,文评是她留住瞬间美好相遇一种方式,她采掘着,雕琢着,让人沉醉,让人慨叹。

月光倾泻,如美酿流觞,美诗一篇篇,一页页被我从她移到右边,从右边移到左边,掩卷沉思,我和文娟相识相知,是一种缘分与幸运,我很珍惜这份友情,虽然不常见面,但因惜缘而情深,因祝福而谊厚,因在意而心近,.因善待而相通,娟秀情丝,雅意几多,在我心中历久沁香。

附三:李文娟自序

常言道,诗言志,歌咏情。人的一生,除了生活和工作,还应当有诗和远方。于是,我常常赋诗为乐,踏歌而行。

写诗,可以说是我四十岁以后的一次有幸遇见。或许是兴趣加上生活的积淀,也恰好是遇有师者的引领,使原本率真又热爱文学的我,产生了写诗的欲望。陆续创作了一些习作,也得到过一些友人的赞誉。就这样,我越来越习惯于以诗的方式,记录生活和工作的点滴感想。不经意间,竟也达到了出一本专辑的数量。并且其中一些诗作的质量渐有稍许提升。当然,整体看来还参差不齐,但每一首诗,毕竟都是自己的心血结晶。

本专辑尽可能把我这些年的拙作全部收录进来,并分为“赠亲”“寄友”“抒怀”“采风”四个专题,而每一专题里又都分为“古诗”和“新诗”两部分,只因主题而编录,排列上未按时间顺序。至于书名、月、本是取我的笔名中一字,借喻一缕月光,将其钦入标题。有时我觉得,诗的光芒能温暖心房,照亮前程。所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朋友才崇尚以诗为乐的光阴。但愿这本诗集的微光,也能滋润您的心灵。正所谓,以诗的方式致敬生活,很别致,很愉悦,也很享受。

2019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