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让城市闲散书籍异地为宝,在城乡互动中“形成共振”。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服务文化网于2025年3月25日在安吉书院举办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赵良弼图书馆第三次城乡互补读书学习座谈会”。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让城市闲散书籍异地为宝,在城乡互动中“形成共振”。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服务文化网于2025年3月25日在安吉书院举办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赵良弼图书馆第三次城乡互补读书学习座谈会”。
赵良弼是元朝忽必烈时代外交家教育家,曾任宣抚使等职。有再造赞皇之功。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曾置田2千余亩,专门资助当地教育建设。赵良弼后人赵东其继承先辈传统,倾其所有,于2005年创建赵良弼图书馆,已收藏图书6万余册,组织策划了“读书好家庭”等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文化活动,涌现了因读书缔结好姻缘、创和美家庭的动人故事。在中国民营图书馆志中,赵良弼图书馆名列首位。
活动由安吉书院、陈步峰服务文化工作室与赵良弼图书馆联合承办,由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策划主持。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会长刘万岭,因事不能到会发言,专门派人到场赠送了一套二十余册最新出版的红色文化题材的小说。
赞皇县文联秘书长冯建林与史志办耿建彩受县委县政府委托到会分享赞皇文化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展望,感谢省城专家作家对赞皇文化建设的关注支持。
赵良弼图书馆长赵东其介绍了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创办20年图书馆的心路历程。
河北省人大研究室原一级巡视员祝晓光,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会长杜丽荣,1984年全总“读书先进个人”、电影《孔秀》作者、原型张秀珍,资深作家、孙犁奖获得者刘春美,石家庄学员教授、知名作家专家博士褚亚玲,石家庄市委办公厅一级巡视员、《秘书战线》原主编李文娟,河北省文化名人联谊会会长李禾,瀛冀律所主任陶峰英,蓝天法律书店董事长刘会彬,电影《孔秀》出品人杨敬、电影《孔秀》制片人张阿利,安吉书院总经理胡红阳,军旅诗人康新明,书画家韩宝玉、郭秀智等20余位专家作家艺术家参会发言并向赞皇县赵良弼图书馆捐赠了数百本书刊。
附一:《红色文学经典从书出版说明》
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65年来,中国其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中华民族迈着铿销有力的步伐,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同时,北洋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经过5年的锐意改革和奋发进取,也即将迎来上市的日子。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迎接北洋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我们特策划、编辑、出版了《北洋文库·红色文学经典丛书》。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66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峰。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这些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满热忧和质朴的艺术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迄今影响广泛,被称为“红色文学经典”。
燕赵大地是一片红色的革命沃土,在这片沃土上盛开着绚丽多彩的文学之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抗战文学。这里是中国抗战文学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其中的多数作家或出生在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战斗,作品反映的也多是燕赵大地上发生的歌可泣的斗争故事。为了集中展示新中国的红色文学创作成资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与收藏需求,我们编选了《北洋文库文学经典丛书》。
编选的原则是:以反映河北革命斗争历史聊的作品为主、但并不局限于此,也编选了一些在全国有着广泛响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一流,经过读者和时间的检验,具有无可替代的阅读欣赏和教育价值,富有经典的艺生命力、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人选的作品有:吴强著《红日)罗广斌、杨益言著《红岩》,梁斌著《红旗谱》,杨沫著《青春之歌》,徐光耀著《平原烈火》,刘流著《烈火金钢》,冯著《敌后武工队》,周立波著《暴风骤雨》,曲波著《林海原》。知侠著《铁道游击队》,李英儒著《野火春风斗古城》杜鹏程著《保卫延安》,丁玲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冯德著《苦菜花》,李晓明、韩安庆著《平原枪声》,袁静、孔著《新儿女英雄传》,马峰、西戎著《吕梁英雄传》,孙犁著《云初记》。欧阳山著《三家巷》、《苦斗》等,共计20部。这些作品中已有16部拍摄成电影,我门随书配有高清DVD光盘。
《北洋文库·红色文学经典丛书》编委会
2014年4月18日
附二、曲波:《关于《林海雪原》
——谨以此文敬献给亲爱的读者们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诚的一颗心。
这几年来,每到冬天,风刮雪落的季节,我便本能地记起当年战斗在林海雪原上的艰苦岁月,想起一九四六年的冬天:
一九四五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后,中国人民的死敌、卖国害民的大盗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调动了数百万被美国武装到牙齿的、抗战中一弹未发、专备反共反人民的军队,调动了曾奉他的“曲线救国”命令投降日寇的汉好武装,又用日寇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为顾问和他统帅的侵华日军还没有缴械的部分,构成了在美帝国主义操纵下“蒋、敌、伪合流”的凶恶的反革命武装,向我党领导下艰苦抗战英勇奋斗八年的解放区军民展开了疯狂的进攻。内战的狼烟,弥漫了全国。中国又处在沦为美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可怕危险中。人民要解放自己,对蒋匪的恶行,忍无可忍,便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东北是我国的工业基地,蒋介石企图据此对我军实行南北来击:便用美国的军舰、飞机海输空运,将国民党军的主力压向东北,更在北满收罗伪满官吏、警察宪兵、地主恶霸、盗寇惯匪、流氓大烟鬼,组成数十万土匪武装,号称“中央先遣挺进军”,配合蒋匪军主力作战。当时我军处于敌强我弱、腹背受敌、两面作战的困难环境里。不得不抽出一部分主力开赴北满荡平匪息,以便巩固后方、保护土改发动群众全力支援前线。及至大量匪患荡平,那些坚决反革命的首便率其残股,窜踞深山密林,并在地下组织“挺进军”分子,暗杀破坏、待机暴乱,对我军实行地上地下两条战线的作战。
匪徒们因为是垂死挣扎,所以就愈加凶狂残忍。他们的口号是“宁蹲山头看监狱,不蹲监狱望山头”,“穷棒子打死咱一个,咱要打死穷棒子一百窝”。他们幻想“等国民党中央军主力北上,等第三次世界大战和美国兵来”。他们所采取的是“牛刀战术”、盗寇活动,所到村屯,烧光杀净,其凶其恶,闻所未闻。书中杉岚站的血债和库仑比的大屠杀,只不过是我目睹诸多事实中的一二罢了。
当时,我们用大兵团对付这些鲨鱼性、麻雀式的匪股已显得不中用了。正像我们当时所分析的那样:以大兵团剿小匪股,等于用榴弹炮打苍蝇,等于用滚木礌石打麻雀,等于用拳头打跳蚤,等于用鱼网捞毛虾,击一漏万,事倍功半。即使我们的大兵团像梳头一样把整个的林海梳过来,匪徒也会在一个石缝中漏掉,何况北满那茫茫无边的大林海,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都梳过来。于是,省委和军区便研究了剿匪歼敌的新战法,确定组织小分队进山,实行小群动作,边侦边打,侦打结合。我和我的战友们,便承担了一部分党所给的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牡丹江周围,东至绥芬河、东宁,西至亚布洛尼、苇河南至镜泊湖、额穆索,北至方正、土城子的这片广大地区的林海雪原里,和许家父子、马希山、座山雕、李德林、谢文东等匪军,号称几个旅的匪首展开了周旋。
在党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这场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使我们的意志锻炼得更坚强了,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我们压过了敌人,也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消灭。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下个不道的因难,在零下三十八度到四十度的林海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我们在石洞里睡觉,和野兽为邻;有时钻在雪窖里体息,以雪为龛、胯谷飞涧 攀壁跳崖,突破神话般的天险,战士们发挥了大勇大智孤胆作战的奇能。就像书中主人翁之一,我那英雄的战友杨子荣同志,只身进入三代恶匪国民党旅长座山雕的营地,发挥了惊人的果敢和超人的智慧,战胜了老奸巨猾的座山雕,终于调动了敌人,歼灭了敌人。当我们审讯座山雕时,这个老匪也不得不慨叹地哀嚎:“想到我崔某闯荡六十年,倒落在你们八路军的一个排长手里。”
杨子荣同志之所以有这样的大智大勇,我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明。他在入党宣誓的前夜曾这样说:“天下的地主是一个妈,天下穷人是一家,我老杨这条枪和我的这条命,一定跟着党打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来!要把阶级剥削的根子挖净,使它永不发芽,要把阶级压迫的种籽灭绝,使它断子绝孙。”子荣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有坚定的级立场,又有着远大的奋斗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我们的阶级事业赤胆忠心,把生死置于度外。当擒拿了恶匪座山雕、让他讲述过程介绍经验时,他说:“主要的经验就是两句话,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对敌人就一定神通广大。”他敢想敢干,想得透彻,干得坚决。大勇基础上大智,大智指导下的大勇。我们团的同志一谈起杨子荣来,都会这样说“杨子荣满肚子智谋,浑身是胆。”
子荣同志又是一个具有十分完美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不用说他的战斗功绩永存不灭,就是他那朴素的思想光辉也时刻照射在我的心头。当我们在威虎山大胜会师时,战友们都伸着大拇指数说他的本领,可是他却不以为然地说:“你们别瞎嚷嚷,别算错了账。没有党领导的大革命,我老杨还当不了英雄,我就是个雇工;不是党教育、培养了我的侦察本领,我老杨根本没有本事对付座山雕;没有你们大家的英勇战斗,我老杨再在匪穴里干一年,再当几次司宴官,也不能把匪徒消灭得一干二净。”子荣同志就是这样地看待自己在歼灭座山雕战斗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实实在在的首先归功于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党对他的培养,其次则归功于战友,而没有丝毫的居功自傲。这是多么可钦可佩的共产主义精神啊!
子荣同志在林海雪原最后的斗争里,在捕捉匪徒四大部长的战斗中,中了匪首的无声手枪而光荣牺牲了。
我的警卫员高波同志,十五岁就参军,在林海雪原里斗争的时候也只有十八岁。他带着病也不肯离开小分队,我只得给他轻一点的任务:让他乘森林小火车往返保护群众,把山里的物资交换给城市一次执行任务时,在二道河子遭匪徒埋伏,为了掩护群众突围,他与多于自己数倍的匪徒拼杀,弹尽了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拼弯了他用枪托。在英勇的拼杀中他负了重伤,终于为革命流尽最后的一滴血,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其他的一些战友,如力大无穷、勇冠三军的张继尧、迟宜芝、刘蕴苍;浑厚朴实、勤勤恳恳、坚忍不拔,只知“干!干!干!”的孙大德、初洪山;诙谐乐观、有勇有谋的栾超家……这些同志目前正在军事及其他战线上忠诚和勤恳地工作着。
战友们的事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当我在医院养伤的时候,当我和同志们谈话的时候,我曾经无数遍地讲过他们的故事,也曾经无数遍地讲林海雪原的战斗故事,尤其是杨子荣同志的英雄事迹,使听的同志无不感动惊叹,而且好像从中获得了力量。讲来讲去,使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用口讲只有我一张口,顶多再加上还活着的战友二十几张口。可是党所领导的伟大的革命斗争,把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连根拔掉了这是多么伟大的斗争;党所领导的武装斗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这支党和人民的斗争工具人民解放军,斗争于山区,斗争于平原,斗争于交通线,也斗争子海滨湖畔,同时也斗争于林海雪原。在林海雪原这个特殊的斗争环境里,有着特殊的艰苦与困难,但在党的领导下,它们终于被我们一一战胜和征服了,并终至歼灭了最狡猾的敌人,保护了土改,巩固了后方,发动了群众,得以大力支援前线,成为当时解放战争全局中一个小小的但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场战争中,有不少党和祖围的好儿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光辉的业绩,我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更广泛地公之于世呢?应当让杨子荣等同志的事迹永垂不朽,传给劳动人民,传给子孙万代。
只有革命的责任感,才会使自己的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写作的士气旺盛,并能克服一切困难,从繁忙的工作中索取自己所必需的时问。
在写作的时候,我曾力求在结构、语言、人物的表现手法以及情与景的结合上都能接近于民族风格,我这样做,目的是要使更多的工农兵群众看到小分队的事迹。我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名著,其中人物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曾深深地教育了我,它们使我陶醉在伟大的英雄气概里。但叫我讲给别人听,我只能讲个大概,讲个精神,或者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可是叫我讲《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我就可以像说评书一样地讲出来,甚至最好的章节我还可以背诵。这些作品,在一些不识字的群众同也能口传。因此看起来工农兵群众还是习惯于这种民族风格的。但由于自己的水平低,写完以后,感到文词粗劣,所以还远没有达到我的目的。因此,我要求亲爱的读者和文学战线上的前辈提出严格的投评,使我能在将来的业余创作中获得长进。
曲波
1958年9月于昆明
附三:《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会长刘万玲》
刘万玲,男,1955年4月出生于河北饶阳,知名财经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县域经济50人成员 ,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凤凰财经研究院特约经济学家,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会长,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原主任(厅局级),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刘万玲的研究领域为: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金融资本和信息化。
(2024年9月20日,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向刘万玲会长赠送服务文化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