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让城市闲散书籍异地为宝,在城乡互动中“形成共振”。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服务文化网于2025年3月25日在安吉书院举办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赵良弼图书馆第三次城乡互补读书学习座谈会”。
编者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城市文化优势,让城市闲散书籍异地为宝,在城乡互动中“形成共振”。促进全民阅读,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为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中国服务文化网于2025年3月25日在安吉书院举办了“城乡融合优势互补 助力书香太行文化新村建设——赵良弼图书馆第三次城乡互补读书学习座谈会”。
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策划主持。
河北省委党史办原二级巡视员、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会长杜丽荣、全总读书先进个人、电影《孔秀》作者、原型张秀珍、资深作家、孙犁奖获得者刘春美、石家庄市委办公厅原一级巡视员、《秘书战线》原主编李文娟、河北省文化名人联谊会会长李禾、蓝天法律书店董事长刘会彬、赵良弼图书馆长赵东其等20余位专家作家艺术家参会。
资深传记作家,多次向赵良弼图书馆赠书的刘锋第一时间送交发言稿,现予以分享: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我的理想——读书生活化》
我的理想——读书生活化
我的书法老师康树欣,今年已经83岁,仍然临池不辍,每天大量临帖、书写,他曾提出:“书法生活化”这样一个说法,而他本人身体力行,书法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曾经在河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河北省纪委研究室等多个部门担任领导,以副厅级的身份退休,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书法已大成,在天津、河北等地举办书法展。退休之后,他在书法上有了新的追求,就是创造一种书体:魏草。草书是灵动的,魏碑相对来说棱角分明,所以这是一种挑战,他已成功。
康树欣先生的楷书作品
康树欣老师所书“书法生活化”
康树欣先生平时写日记都用毛笔,这是他日记一页。
康树欣先生作品。
受康树欣老师影响,我提出:“读书生活化”“生活读书化”,多年来我虽然做得还不够,但读书多的年份能到200多册,也算是比较勤奋了。与此同时我还写了40多部各种文体的作品,有散文、有长篇人物传记、有历史小说、有志书(为村里写了一本村志),也算没有辜负读过的书,目前也还有几本长篇人物传记在创作中。
作者刘锋读书图
我在《忽必烈:草原雄鹰的崛起》一书的后记《文章本天成——写在长篇历史小说《草原雄鹰——忽必烈崛起》出版之际》谈到过赵良弼(以下为后记中的文字):
作者书影
除了刘秉忠,在元初我还对一位历史人物充满兴趣,他就是出使日本的赵良弼,百度把他注为:元朝外交家。恰如其分。
赵良弼(12161286)字辅之,元代著名的外交家。赵州(今河北赞皇)人。元代女真族,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因以赵为氏。初举进士,教授赵州。世祖时,任邢州安抚司幕长、陕西等路宣抚使、江淮安抚使、经略使、少中大夫秘书监等职。
对于他到日本展开外交,书上记载的并不多,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对他的重视:
任江淮宣抚使时,主张中国待日以亲藩之礼,被世祖采纳。1270年12月世祖择廷臣赴日,他不顾年迈请行,世祖特授少中大夫秘书监充国信使,持书赴日。世祖命派兵3000护送,谢辞仅偕书状官24人前往。1271年9月,抵日本肥前金津 (松浦郡),因太宰府置之不管,无结果。1272年3月,再赴金津,又为太宰府所拒。赴日期间他记载的日本群臣爵号、州郡名数、风俗土宜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返燕京后呈上。以在日所见具奏,不宜以有用之民力对日用兵,有益于中日友好。1285年 (至元二十三年) 退隐怀孟务农。赠推忠翊功臣、太保、仪同三司,追封韩国公,谥文正。
刘秉忠谥“文正”,赵良弼也谥“文正”,廉希宪亦谥“文正”,一部作品中把多个“文正”纳入,实在是一种幸运,在中国古代谥号文正的并没有多少: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博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都是当时朝廷高度认可和文人交相赞誉的国之重臣。历宋、元、明、清四朝,共有26位股肱之臣生前或死后获赠文正谥号这一盛誉,其中宋代有李昉、范仲淹、司马光、王旦、王曾、蔡卞、黄中庸、郑居中、蔡沈等9人,元代有吴澄、耶律楚材、刘秉忠、许衡、廉希宪等5人,明代有方孝孺、李东阳、谢迁、倪元璐等4人,清代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等8人。
这段记录中没有元朝的赵良弼,应该是漏记。
写刘秉忠是出于一种同姓情结,写赵良弼则源于一种地域情结,因为史书把他记为“赞皇人”,恰是我的籍贯,我不但对于这位“乡贤”感情上认可,对于他提出的外交思想也是高度认同,他提出的“中国待日以亲藩之礼”,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远亲不如近邻”。
这是我对于赵良弼的总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对于阅读的理解。这是2023年我被选为“第六届阅读达人”后,在石家庄电视台的一段发言,很能代表我的一些想法:
作家在成为作家之前,必然先是读者。学习写作?就是学习阅读。你读明白了,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我的写作比较特殊,我是传记作家,阅读对我尤其重要,积累大量的资料,经过时间的酝酿,才能转化成文字。写作是淘金,只有大量阅读,才能见人所未见,才能写出满意的作品。我的理念是阅读生活化,我对自己的写作有个长远的计划,相应就有自己的读书计划、购书计划。
说的不少了,谢谢大家!
刘 锋
2025年3月25日
2025年3月18日,赵富山李东顺刘锋陈步峰向赵良弼图书馆赠书
附:资深传记作家刘锋。
刘锋1970年生于河北赞皇,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人大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石家庄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现为河北省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著有人物传记《张秉贵》《戎冠秀》《方志敏》《晚唐名相李德裕》《时代的印章:铁道部长刘建章》等作品40余部,多部图书入选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目。近年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忽必烈:草原雄鹰的崛起》在喜马拉雅平台播出。
作品《社会良心:储瑞耕评传》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河北省全民阅读办公室评为2013年河北作者十部好书。《福星——李双星扶贫纪实》入选河北省作家协会2017年度报告文学排行榜优秀作品。